最近,位于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三楼,一家名叫“healingcoffee”(治愈咖啡)的咖啡吧内客人络绎不绝。咖啡师、收银员、服务员是精神卫生中心已出院的康复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技能培训后上岗。小小一杯咖啡,是他们通往正常社会的一扇窗口。
“我心情不好,什么都不想干,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焦虑症治得好吗?”“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很可怕?”对于心理困扰、精神类疾病,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根据最新的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人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为16.57%,其中严重精神障碍约为7‰。精神障碍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让康复患者回归社会。而普通人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心理风险因素,如不正确对待、及时干预,也有一定的可能发展成为精神障碍。
作为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之一,多年来,杨浦区统筹各部门资源,多点发力,立足综合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相继推出预防心理疾病的心理服务“六进工程”、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帮助康复患者重返职场的“示范性阳光心园”等项目群,在预防、干预和回归三方面,守护着人们的精神心理健康。
小林是杨浦区某高校的学生,发病时,她会突然情绪高涨、兴奋话多,自称有能力做外交部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康复后的她,如今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过着正常人的生活。而这得益于杨浦区“精神卫生-学校”“医教结合”项目。2015年起,在区卫健委和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区精神卫生中心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签约“医教结合”项目,同年将项目内涵扩大到区域7所高校,将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覆盖整个青少年阶段。
对标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加速科创服务的需求,杨浦区发改委、科委、卫健委及人社局积极推动高新园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2016年“心理健康进园区”项目真正开始启动,落地长阳创谷。
经过数年耕耘,杨浦区持续形成覆盖母婴、中小学生、高校师生、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机关公务员、社区居民及老年群众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特色项目群——“六进工程”。
“六进工程”,从孕育生命的起点开始。杨浦区精卫中心与区妇保所合作的公益项目“围产期心理关爱项目”,通过心理专家团队和妇保医生团队联手打造“双专业服务”,开展了包括心理沙龙、团体心理疏导在内的多形式服务,陪伴围产期女性走过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定海社区的陈女士最近怀上了第二胎。“第一次怀孕时,我经常处在焦虑、恐惧、担忧和易烦躁的不积极的情绪下,可能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孩子现在的个性比较内向,也很敏感。”如今第二次怀孕了,还是会时常感到焦虑恐慌的陈女士十分担忧,会再次因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胎儿将来的个性。
过去,陈女士人际关系圈窄,自从怀上二胎后又细微谨慎,平时仅有的几个闺蜜也不常交流来往了。她的所有精神支撑只能依赖自己的丈夫和家人。“我丈夫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我。我妈妈身体不好,我也不想给她增添烦恼。”这导致她变得有点压抑。
在怀孕7个多月时,陈女士通过定海社区加入了社区孕妈咪心理关爱服务项目,加入了孕妈心理沙龙圈,还交上了几位朋友。每次定期来参加沙龙时,她都会与大伙儿一起沟通倾诉,相互分享孕期体验、孕期保健、营养知识等话题。在小组活动中,她掌握了一些调节情绪的技巧,让她提高了孕期的精神生活品质,正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宝宝的健康出生。
2016年,正在上大学的小林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发精神障碍,在学校猜疑同学嫉妒自己、导师暗中作祟,经常谩骂同学、导师,甚至动手。由于小林父母身处偏远地区,无法立即赶至上海,学校联系其父母获得授权后,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辅导员陪同小林来到杨浦精神卫生中心。
来院时已是夜间,但医院为她开启了绿色通道,让她留院观察,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为其明确诊断。经过一个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后,小林的病情逐渐好转。然而,细心的管床医师发现小林还是有点不安。询问后得知,小林马上有两场重要的求职面试。但小林感觉自己住院一个月来,变得有些“笨”,担心自己无法通过面试。
管床医师耐心地和小林沟通:“住院静养,对你来说反而是个好好准备面试的好机会啊。”同时,管床医师也向治疗组医师反映此情况,经过讨论后调整了治疗方案,逐步换用镇静作用弱的药物治疗。
小林在参加第一场面试的前一天出院了。两星期后,她参加的两场面试均顺利通过。小林最终选择了留沪某外企工作,她觉得留在上海、留在熟悉自己病情的医生身边,自己能安心顺利地面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杨浦区精神卫生-高校的“医教结合”项目从10年前就开始尝试。2015年1月杨浦区卫健委正式与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合作,启动由区精神卫生中心与区域内各大高校实施的“杨浦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试点项目”。区精神卫生中心派专业团队为高校提供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和诊疗,联合举办精神、心理健康品牌系列心理健康宣教活动。目前该项目已发展成为覆盖杨浦、浦东、虹口、宝山4个区部分高校的市级特色项目,打造了“沪江医教杯”心理健康宣教金名片。
杨浦区四平街道的李阿姨今年68岁了,老伴已经去世,孩子在外地生活和工作,来看望的次数有限。李阿姨虽然身体还算硬朗,却日复一日地感觉到情绪低落。以前李阿姨还会出门走走和运动,可近年来除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外,几乎不太出门,与社区之前要好的老人们也断了联系,心里话没人倾诉……
今年,在睦邻中心的工作人员和街道邻居的帮助下,一场“杨浦区睦邻中心心理关爱实事项目”给李阿姨的生活带来了转折。李阿姨因为参加活动而认识了更多社区居民朋友,也了解了许多老年人相关的身心健康常识。从最初参加活动的不安消极变成了每次活动都积极参加,李阿姨变得开朗起来。
每个月,项目都有不同的活动主题,有关于情绪、沟通表达和养生的身心健康讲座,也有动手动脑的益智游戏和比赛。“以前不了解什么叫心理健康,总是糊里糊涂过日子,不开心也藏在心里,现在知道该怎么调节了。”李阿姨说。
睦邻中心关爱项目的展开,在愉快的分享和游戏活动中,向老人们普及了心理健康常识,改变了人们对心理干预的误解。
“睦邻中心”居民心理关爱服务是杨浦区卫健委、各街道共同推出的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自2016年开展以来,区精神卫生中心通过专业心理服务团队,以团体、个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益智延老”游戏等多种形式,定期为12个街道的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提供关于心理卫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方面系统性、针对性、整体性的服务,目前该服务已成为常规工作开展。
除了普通大众,针对一些有精神心理服务需要的特殊群体,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办公室成员单位如信访、公安、司法等部门,也结合服务人群的特点提供了多种心理服务。
小冯手上有两瓶敌敌畏。电话里,她说自己患有抑郁症,在过去的三年里饱受折磨,但是家人不理解,粗暴对待自己。她最近想学声优,问家人要两万元,家人认为她无理取闹,将在上海闹自杀的她“绑”回了安徽老家,并扬言再闹就把她送去精神病院……
“我既没钱学习谋生的技能,又不想被关进精神病院,不如死了算了……”独自关在房中,小冯准备了农药。在自杀之前,她拨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咨询师接到电话后,首先识别评估了小冯的自杀风险,然后通过倾听共情,让小冯的情绪得到宣泄,同时了解她自杀的原因,并反复传递对她的关注,以及愿意提供帮助的信息。最后,小冯答应扔掉农药,并和咨询师一起探讨处理问题的方法,危机才得以安全解除。
,杨浦区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这是一条连接希望的生命线。每一次响起,来自杨浦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咨询师都会守在电话的另一头,把无数摇摇欲坠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去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杨浦区以精卫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面向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人群建立了24小时心理援助专线,对有需要的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隔离点有关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帮助其减轻恐惧、逃避、焦虑等情绪及心理困扰。除了区级心理援助热线,杨浦区委政法委、教育局、总工会等部门也同样开设了重点人群心理援助热线,并持续开展服务。
疫情期间,张女士多次来电寻求帮助。她感觉到处都是病毒,不敢出门、不敢叫外卖和快递,甚至连垃圾都不敢下楼去扔,生活节奏全部被打乱。即使到了复工阶段,她也一次次地以很多理由向公司请假,焦虑到极点,经常夜不能寐。
电话那头,咨询师耐心地听她一次次诉说,疏导她的焦虑情绪,让陈女士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从走出家门扔垃圾,到最后顺利正常上班。
在集中隔离点,封闭的环境对那些原来就有心理疾病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杨浦精卫中心与隔离观察点形成定期的联络,为隔离点内人员提供心理疏导。
一位在隔离点内的留学生从国外回来后,隔离了一周就“憋”出了心理创伤旧患。她父亲有暴力倾向,而她自己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如今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她产生了明显的焦躁感,愈发感到生命虚无,心里很难受。
“在隔离点除了休息以外,你有没有一些平时很喜欢但没时间做的业余爱好呀?”咨询师尝试转移女孩的注意力。“其实我喜欢画画,只是现在没有心情画。”咨询师建议女孩趁着隔离期间,重拾自己的兴趣,以此来降低焦虑感。
近年来,为应对突发事件中出现高度精神和心理压力或心理行为问题,杨浦建立了区级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与相关机构联手开展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个体化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时至今日,杨浦区心理干预队伍还在持续为新冠肺炎隔离点提供服务,并对康复患者及家属进行常态化的交流和回访,帮他们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目前中国有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就业率很低,职业歧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是最大的阻碍。
“阳光心园”是上海市残联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各街道组建的精神病人社区康复培训平台,杨浦区的“阳光心园”分布于杨浦12个街道。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区级“阳光心园”的示范点,在区残联的全力支持下,在依托医学治疗基础上,近年来一直研究怎么样通过职业培训、社会参与等方式,帮助精神病患者重建信心回归社会。
超超和沐枝都是精神卫生中心已出院的患者,后来成了中心“治愈咖啡馆”的咖啡师。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们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然而就在2020年10月10日治愈咖啡馆开门营业的第一天,他们就卖出了170杯咖啡。
早在两年前,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就开始筹划这家“治愈咖啡”了。“在咖啡馆以前,医院曾经在内部开过一个模拟超市,只针对病人开放,并未真正对外营业。咖啡馆是医院推出的第一个对外营业项目,病患、家属、医护都可以去消费。”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负责人陈一郡说。
“治愈咖啡馆”不是每月发工资的,只是作为杨浦区“阳光心园”的一个职业培训平台,所得收入全部作为救治精神残疾患者的捐赠款。
超超从小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在上海一所不错的大学读物流管理专业。“上大学以后,学习竞争更激烈了,绩点经常不如人意。”承受着巨大落差的超超又遭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困扰,重重压力下,她第一次发现了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两年前,脱离职场长达7年的超超走进了“阳光心园”,也正是在这里,她找到了人生新方向。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她开始觉得:“也许我也能重新工作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超超成了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导医。在服务来医院看病的患者和家属过程中,超超逐步建立起与人交流的自信心。当这家“治愈咖啡”开始招募志愿者时,她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和超超的10年病史相比,高个子男孩沐枝是刚被确诊两年的初次发病患者。今年29岁的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时候,会听到有人在跟我说话,但我知道,那声音不是真的。”自从确诊以来,他再也没工作过。
直到一个月前医生问他:“想不想尝试做咖啡师?”这是他患病以来接到的第一个工作机会。做咖啡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过程,看着亲手萃取的咖啡慢慢滴落,清香四溢,沐枝会感到心情很好,脑海里的那个“小人”再也没再次出现过。
“大多数精神病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开始,只要规律服药,是可以痊愈并回归社会的。”超超的主治医生说,“精神病人达到稳定期以后能进入大部分行业工作,但是他们要一个窗口,去打破社会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建立融入社会的自信心。”小小的咖啡吧,就是这样一个窗口。
精神障碍,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往往是一个家庭。家住杨浦的小左一家五口中,有4人为精障患者——年逾八旬的老母亲照顾着三个患病女儿,还有一个长期卧病在床的外孙。
杨浦区卫健委、区委政法委、区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推出的“杨浦社区弱监护精神障碍人士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一个针对弱监护精障家庭提供家庭照料指导、互助小组、座谈会、结对等服务的项目。自2017年4月启动至今,弱监护家庭服务平台已经让20个弱势家庭走出阴霾。
社工、医生和志愿者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小左家时的情形:堆积如山的垃圾,令人窒息的气味,矛盾重重的家庭关系,让这个脆弱的家庭摇摇欲坠。由于年逾八旬的老母亲没有力气清洁房间,三个患病女儿也均不收拾,房子长期无人打理。在需求调查期间志愿者了解到,这个家庭最大的希望是有一个洁净的家庭环境。
在项目组确定的20户弱监护对象中,这家人是唯一没有一点通信工具可联系的家庭。为了4个精障患者的康复,项目组专门安排一名志愿者史苓对这个家庭开展了“一对一”为期7个月的定向服务。
服务期内,史苓对这个家庭进行了56次登门探访,冬天送衣送物,节日嘘寒问暖,终于使得长期封闭、不与人接触的几名精障人士敞开了心扉,把她当成朋友。她不怕脏累,为这家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让他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家庭矛盾,是这个家庭面临的一个难题。一家五口一直处在剑拔弩张的关系中,老母亲作为唯一一个健康的监护人,经常被她的几个女儿拒之门外。每当此时,还是志愿者上门来劝解,一次次耐心地讲道理、化解矛盾,使彼此之间加深了理解。
在开展一年多时间里,杨浦社区弱监护精神障碍人士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在促进精障人士康复的过程中,既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向大众宣传了精神卫生知识,减少社会对精神障碍人士的歧视,让他们得到社会关怀、提高生活品质,为精障家庭建立起坚实的社会支持系统。
2021年4月,杨浦区由民政局牵头,多部门合作,在全市率先启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将辖区的精神卫生社区康复和回归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对杨浦来说,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不仅是民生答卷,更是健康的宣传队,人民至上理念的实践者。在区委宣传部的支持和引导下,杨浦区大力弘扬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表现出的奉献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的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高品质人民城市示范区增添底色。